当前位置: 主页 > 交流分享 > 课程分享 >

扫一扫免费学

联系我们
电话咨询:400-830-8625
地址:广州市新港西路82号交易纺织园G区3栋3层G3022

阳明心学及《传习录》解读课程笔记分享

作者/整理:国学班 来源:互联网 2015-12-23

  上周末,董平教授给时代华商国学智慧班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课程——阳明心学及《传习录》解读。老师从儒学的起源导入,跟同学们梳理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,然后再详细地对阳明心学进行解读,让大家更加立体地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内容。如此信息量巨大的课程,同学们都赞口不绝。现在让我们重温一下课上的精彩观点吧。

 

跟着国学智慧班修身养性:阳明心学及《传学录》解读,现在为您送上精彩课程内容。

 

【王阳明】
三不朽:立德、立功、立言。
因刘瑾发配到贵州龙场,与朱熹的思想分道扬镳的起点,谓龙场悟道。思考问题:何谓生死?圣人处此,更有合道。
悟道: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
“五溺说”——王阳明好友湛若水写得王阳明的墓志铭,评价其在创立圣学之前(主要是三十四岁之前)的经历,称其溺于任侠、溺于骑射、溺于词章、溺于神仙、溺于佛氏。
正是可能因为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,王阳明才创造出了心学。良知学说的提出,标志阳明心学的完成。

【文明的开放性】
文明的源远流长,取决于文明的开放,包容,以及对外来文明的融合。中华文明就是这样。
但文明有其根本属性。她的发展中,本性是正因,外来文明的整合与融合是缘因。

【纠正关于王阳明的若干看法】
戏说历史,不敬重知识和历史的神圣性。对真实历史的神秘化,也是不实的。两者都是不好的。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,才能体会和感悟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。
王阳明非佛非道(理论的缘因),他的根本是儒(正因)。更不是读心学或者心理学相关的玩意。
阳明心学不是什么能高大上,只是新儒学的一个派别。但是,学习来不容易。知行合一,知难行易。

【阳明心学】
心即理
知行合一
致良知

【万物的终极存在】
希腊:哲学——本体论。探究世界的本原问题,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单个或一些物质性的元素。
犹太教:耶和华创世纪。
印度:物质构成基础:地水火风;神性:大梵天。
佛教:名相与空。不二性:一实之理,如如平等,而无彼此之别,谓之不二。
中国:金木水火土。阴阳交替。
一阴一阳谓之道。

【人与万物的关系】
西方哲学:投射概念。柏拉图的《理想国》中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洞穴寓言:有一批人犹如囚徒,世代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,洞穴有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,人们的脖子和脚被锁住不能环顾,只能面向洞壁。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,火和囚徒之间有一些人拿着器物走动、火光将器物变动不居的影像投在囚徒前面的洞壁上。囚徒不能回头,不知道影像的原因,以为这些影子是“实在”,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并习惯了这种生活。当某一囚徒偶然挣脱枷锁回头看火时,发现以前所见是影像而非实物;当他继续努力,走出洞口时,眼睛受阳光刺激致使他什么也看不见,只是一片虚无。他不得不回到洞内,但也追悔莫及,他恨自己看清了一切,因为这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痛苦。

中国哲学:阴阳的变(阴阳的转换运动性)与不变(本体性)的二元统一。道赋予物质的本性是有差别的。
物(包括人)获得的道所赋予的本性,谓之德(得)。
中国哲学关于“人与自然关系”的独特性:
1、天人合一(本质的同一性):人和物是共处的,互观的,本质上是一体的;
2、天人相分(表现上的特殊性):道(自然,本身就是这样,并非厚此薄彼)所赋予人的本性最为浑厚。人
性,人表现的特殊性,即道。

故人者,天地之心也,五行之端也。食味、别声、被色而生者也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

【理学与心学】
1.相同点

思想来源:同属儒学范畴,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、道教而发展起来的。
 思想主张:都强调意识(理或心)第一,物质第二;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。
思想实质: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,遏制人的自然欲求。
根本目的: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,以“仁”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,从而维护社会秩序。
影响: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,是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。

2.不同点
宇宙构成:
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“理”,“理”在人心之外,主张“即物而穷理”。
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“心”,认为“心即理”,主张“宇宙便是吾心”、“心外无物”、“心外无理”。
 认识论:
程朱理学主张只有深刻探究万物,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,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“理”。
心学则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,天理就在自己心中,要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,克服私欲,就能回复良知,成为圣贤。
方法论:
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,主张“格物致知”(格物,接触事物;致知,获得知识),即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。理学要求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,才能达到圣贤之道;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冲突时,要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。
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,主张“致良知”和“知行合一”,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(但良知容易被私欲侵蚀),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,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,去掉人欲,以恢复良知。
为学程序:
理学主张首先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,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“理”的体验,最终贯通明“理”,程朱理学重经验,近于归纳法。
心学则主张先发现本心,而后博览,近于演绎法。朱熹认为陆学“心即理”太简易,陆九渊认为朱学“格物致知”过于繁琐。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。

 


 

【知行合一】
知:一、知识;二、良知
行:一、外向展开的行为实践;二、内向的心理活动:想。

【知、行的概念由来】
《尚书》“知之非艰,行之惟艰”(知易行难,行比知重要)
孔子,有知行并举之意,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出“知行”。“学而时习(行,实践)之,不亦说乎?”“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(说人话,即说话算话,以行掩言、以行践言)不立。”
“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!”——解读:这就是“知行合一”。
王充:凡论事者,违实不引效验,则虽甘义繁说,众不见信。《知实》《实知》。
佛教的知行合一:止观双休:由定生慧、由止而观;禅宗的磨镜。
王阳明:真知、伪知的判断标准是实践。不说而行,真知;不行而说,伪知。例子:书法和行孝。知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。知包含知的行为过程,行包含行为所形成的知。
知行合一的意义:没借口说”因无知而不行动”,以至于“终生不行,终生不知”。认识知识与行动的统一,理想与现实的统一。要一,不要二。
克制坏念头,算不算知行合一?算。外在行为能判断其内在想法。知道是坏念头,真做了,算不算知行合一?不算。不是良知。

【慎独】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
《中庸》: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于隐,莫显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
《大学》:此谓诚於中,形於外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

【王阳明影响了毛泽东】
《心之力》、《实践论》。
知行合一:阳明吃苦瓜,润之吃梨子:“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,你就得变革梨子,亲口吃一吃。”

【致良知】
孟子:不学而能者谓之良能,不学而知者谓之良知。
所谓良知,即是知是知非之心也。
致良知说:本体与主体性的自我建立,本心的自我开显(意念发动处为善去恶)和自我表达(致我之良知于事事物物)。
最高之善:还原本相。原本怎样就是怎样。
“物来则知起,物各付物,不役其知,则意诚不动。意诚自定,则心正,始学之事也。”

比喻:
主人翁(常惺惺,反求诸己)
称:定盘心(权,准则:平、中、正。本身不善不恶)
镜子(虚明灵觉,禅宗)
致良知: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,使事事物物皆得其正

【心外无物】
王阳明:“心外无物,心外无理”
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:“天下无心外之物,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,于我心亦何相关?”王阳明回答说: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既来看此花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。”
物的寂和显性(心中的显现):由行动使物的寂性和显性相互转换。
自我拓展:真实世界、心世界。将万物纳入内心,极致状态是心外无物。

【心学四诀】
无善无恶心之体,
有善有恶意之动,
知善知恶是良知,
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  通过两天的学习,我们学习了儒学以及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,从而更好的体会到阳明心学的心即理、知行合一和致良知。

关闭